发布时间:2015-11-05 作者:博建行政
野蛮生长多年,未来有竞争力的房企一定是能满足客户全方位需求的企业,从当前变化来看,一些有远见的房企房企早就未雨绸缪。一个长沙的楼盘已经开始调整客户群的策划定位。 ——长沙一家房企营销负责人王超
每一个新时代的来临,总会伴随躁动与不安,引发狂欢与叹息。BBC调侃,全面放开二孩,是对中国两千多万单身汉的救赎;CNN冷眼吐槽,人口危机来了,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够吗?专家学者认为,没有如期到来的第四次婴儿潮终将到来……对于地产而言,“二孩时代”果然如一些业内人士所言,是特大利好到来么?
“二孩时代,大势所趋”、“我们竟然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代独生子女”……11月的微信朋友圈,最热的段子一定离不开“二孩”。
“二孩时代”对楼市的影响,各方声音都有。不过,从市场反馈看,不断有好消息传来。就在上周日,政策发布之后的长沙各大售楼部,大户型楼盘到访的意向客户明显增多。在河西万科里梅溪郡,周日当天销售42套,户型面积均在三房以上。而在河东的丽发新城营销中心,到访客户上涨了近2成。嘉熙中心、爵世名邸等大户型、别墅为主的项目,也出现了比往日更加热闹的场景。
多家券商的统计显示,由于我国25-44岁的主力购房人口占比不断萎缩,老龄化和少子化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持续性需求收缩,行业天花板渐行渐近。事实上,1976年之后23年,用中国人口的出生率、新增城市建设用地、住房价格做一个测算,可以发现,其走势惊人一致,就是人口出生率对当前住房需求有显著的影响。
根据爱建证券的测算,我国25-44岁人口为购房的主力军,从可查的人口数据看,25-4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从2003年的34.36%下降至2014年的32.47%,其绝对数量也在4.4亿左右徘徊。与此相应的是,2014年全国房屋购买量出现明显下滑。
而此次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,25-44岁年龄区间人口的改善型购房需求的增加将成为大概率事件。根据卫计委的数据,现阶段全国符合政策条件的夫妇约有9000万对。按照5年内10%家庭生育二孩的假定值,人均20平方米的理想值计算,将新增1.8亿平方米需求。
即使具体措施落地,从政策消化到真正反映到实际需求的层面也需要时间。今后的产品规划和设计,不排除会增加改善型产品的供应。但更多的会着重产品户型的改良,居住功能的完善,而不是面积的增加。——资深地产人韩世同
讨论
二孩并非多个房间那么简单
“二孩政策,毫无疑问对于大户型影响最大。”丽发新城营销总监瞿国合如此说。
事实上,中金的一份报告中显示,房产销售将逐渐向大户型倾斜。随着我国已经实现每户1.14套房,首套房购房者比例将出现一定程度下滑,而改善型需求将成为购房主力,家庭住房需求结构也将颠覆现有格局。
在长沙,144平方米以上户型供应量的绝对占比,相比于144平方米以下户型仍然是处于相对“式微”的态势。由于销售周期较中小户型更长,在当下市场环境并不算很佳的语境中,大户型供应并非“开发商首选”。
随着二孩政策全面落地,大户型去库存速度有可能出现加速去化。“在一段较长时间来看,二孩政策对于大户型的销售拉动会出现相对明显的效应。”爵世名邸营销负责人说。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企营销负责人说,目前长沙的大户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,比如户型设计,比如科技化,比如社区环境,特别是“圈层”这个关键词将成为一个核心词,这是社会化的发展趋势。未来的大户型更讲究圈层分化,依旧回归到起步阶段的标签时代。
上述负责人说,需购买改善型大户型的往往是为了解决家庭人口增加的需求问题,二孩政策的放开恰恰适应了需求,许多打算生二孩的刚好同步购买大户型做好预备。“特别是随着老龄化趋势出现的三世同堂,也恰恰是一个强力的需求所在。总之,二孩政策和抵御老龄化,以及人口红利的引导,实质上对于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目标是一致的。”
但也许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大户型。“不一定是改善型产品受益,不论市场如何变幻,最关键的仍然是人的需求,二孩政策只是一个催化器,刚性或者改善购房者都会对比之前的购房体验。这种体验也许是痛苦的。”丽发新城营销总监瞿国合说。
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“二孩”并不是多个房间那么简单,还要均衡社会资源配套,是个综合性问题,有待政府与开发商的共同解决。
学区的划分、孩子的教育、社区儿童设施的配套,这些资源市民往往都是买房时从开发商口中了解到的,而过多地“承担”配套资源的角色,也容易使这些资源变成开发商高价卖楼的噱头。因此,在社会资源的配套上,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,而开发商则应更多地关注产品的设计、小区的生活与人文环境的打造,做到内外兼修。